彭文祥|见“微”知“著”,“微”言大义:数字文化语境中的微电影、微视频鉴赏与创作

供稿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8-0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生态和文化艺术生态不断变迁。微电影、微视频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也迎来了巨大发展。在创作微电影、微视频时我们应考虑哪些问题?一部微电影、微视频奇在哪里,新在何处,巧在哪里?就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等诸多问题,84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彭文祥教授为“智能媒体时代的广告与影视传播”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见‘微’知‘著’,‘微’言大义:数字文化语境中的微电影、微视频鉴赏与创作”的学术讲座。

 

(彭文祥教授)

 

一、数字文化语境中的媒介生态与艺术生态

首先,彭文祥教授系统阐述了“媒介本体论”这一概念,通过引用海德格尔、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观点,详细论述了语言的地位由“工具”上升到“本体”的过程。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革命”和“网络文艺”的重要论述,彭教授表示,媒介不只是工具,还构成了人的环境;人使用媒介,媒介也塑造人、建构文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革命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影响:在社会现实上,网络社会崛起,数字媒介社会已然成形;在文化现实上,互联网开创了“第二媒介时代”。其次,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媒介。从宏观角度审视,“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转型和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文艺的生态格局及其发展态势,推动着“文化艺术场”的重塑或再造。针对“语言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人们却长期以来熟视无睹”这个问题,彭文祥教授将艾布拉姆斯“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的四要素结构模式,合理调整、修正为“五要素”解释范型,即把“媒介”置于中间,且按艺术生产动态系统的顺时序将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多元互动关系。

 

 

 

再者,彭教授引用《第45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数据,从网民规模、网民结构、人均网络使用时间、互联网接入环境、网络运用、网络娱乐类应用等六个方面揭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呈现出数量庞大、潜质深厚、前景繁盛的特点。数字文化语境中艺术创作生产具有互动化、用户年轻化、移动化、审美表意情感化、娱乐化、视觉化等一般特点和趋势。

 

二、微电影、微视频创作的选题立意与审美表达

微电影、微视频创作的选题立意在何处?具有怎样的审美表达?微电影、微视频是互联网文化语境中的一种短小精干的视听表现形态。彭文祥教授以微视频《溜索》和微电影《心结》为例,兼顾比较《麦琪的礼物》、《关机一天》、《还乡》等微小说,通过这些微电影、微视频与微小说的对比,总结出微小说具有立意新颖、结构严谨、情节生动、结局新奇等特点;而微电影和微视频最显著特征“见微知著,微言大义”,它们短小精悍、浓缩精华,却是带着镣铐跳舞。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使义与利、权与法、情与理、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二元对立式的结构张力强烈冲击、震撼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在多层次、多向度的观照中,制作者们应敏捷把握时代的精神脉搏,并将这种因大碰撞、大冲突、大分化和大融合等带来的生活变奏浓缩到作品中。

 

(微视频《溜索》截图)

在微电影、微视频创作中选题立意方面,彭文祥教授表示,要把握以下“四要素”:一是要“新”,选题立意要新颖,风格要清新;二是要“精”,篇幅短,人物少,情节简单,以微观来反映宏观;三是要“巧”,结构要简练、精巧,力求时间、场所、人物等尽可能压缩、集中;四是要“趣”,内容丰富,节奏紧张,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三、微电影、微视频创作的误区与发展前瞻

如何更大限度的避免微电影、微视频创作进入误区?彭教授表示,在微电影与微视频的创作方面,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最重要的还是“质量为王”。要遵循两个基本标准:政治原则、伦理道德、社会安全的标准以及专业、审美的标准。网络视听节目审查与监管要保持线上线下标准统一,遵循叙事性艺术的基本规律,只有精品化,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目前来看微电影与微视频的创作因牵涉诸多元素而纷繁复杂,仍然存在“倾向性”,题材选择表面化、模式化、平庸化以及视听语言和表现手段陈旧等误区。但从“描述”与“规范”相统一的意义上来考察,可以尝试搭建一个“矢量合力模式”,主要包含“主流价值审美化、技术制作精良化、题材选择类型化、艺术表现精致化、大众接受互动化、资本运作有序化,文化传统涵濡化、国际传播通约化”八个方面。

 

【互动环节】:

李欣玲:根据您前面对于媒介环境学的介绍,我想请问老师:在后人类主义中,身体成为技术的载体,赛博格的具身传播下人性与机器性该如何界定?当人的各方各面都可以被抽象成数据的时候,人类的永生与死亡又该如何界定呢?

彭文祥教授:谢谢这位同学,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前沿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媒介环境学的问题,还有人文学者、技术学者也在问这个问题。有一点可以明确,机器毕竟是人造出的人,人和机器的关系最终的一个伦理,肯定还是要谈到价值,现在最核心的一个观点是“僭越”,这个伦理关系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人性更多自由发展而不仅仅是异化。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的问题。

 

姚琳:老师您好,随着短视频发展,“审丑”潮流再次涌来。不仅各种土味视频、猎奇视频有超高的播放量,很多年轻人也在生活中进行模仿,甚至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再度创作,仿佛陷入狂欢之中。这是年轻群体的一种反叛吗?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彭文祥教授:你可以查一下这些人的年龄结构、收入结构、职业结构,你就能大致知道其中的原因。确确实实那些草根、逗乐的视频在抖音和快手都有而且真的有超高播放量,这跟我们的审美趣味和用户结构是相关的。“再度创作甚至陷入狂欢”这与社会伦理是有关系的。一方面,草根或者说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他们的职业结构和学历结构都是相对比较低的。另一方面就是审美水平和审美趣味的提高可能需要有一个过程。

 

【学员心得】:

刘莹:在微电影创作中我平时也会有题材选择表面化、模式化、平庸化的误区,我们在平时题材的选择上应不拘泥于某一类型,或不跟风于某一流行类型,充分考虑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在内容题材上的多向度开掘。不拘泥于日常琐事,一己悲欢,应放眼时代生活的大格局、大趋势,创作出深受年轻人喜欢的题材创新、类型杂糅的作品。

汪思雨:彭教授真是负责任有深度的老师,讲课深入浅出,从理论到案例向我们展现了数字文化语境中微视频微电影创作的选题立意及审美表达、误区及发展前瞻。彭教授提出在教育自己学生中,在论文选题中希望学生们关注新事物,选择新事物进行研究。其中提到的互动文本对比我也十分感兴趣,打算查阅相关论文进一步加深了解。

朱慎缜:以影为媒,微见真知。微电影作为传媒类学生学习的重要板块之一,在影视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彭教授在讲座伊始便提出了微电影的概念,强调研究微电影的拍摄要将剧本与分镜相结合。在此基础之上,彭教授进而介绍了微电影发展的文化时空与艺术渊源,并结合了具体的微电影作品以及相关的广告作品探讨了微电影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彭教授联系近期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对微电影的实践问题进行了阐述,使我受益匪浅。

(文/ 常芳芳 审核:雷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