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既是一所年轻的学院,又是一所具有历史积淀的学院。2008年,在湖南工业大学融合的大背景下,原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 株洲工学院传播系)、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文秘系等院系合组为新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并逐渐成长为一所省内先进、国内知名的文学、传媒、广告、影视类型的学院。

学院现有教师76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人,硕士生导师20人。湖南省新闻传播学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史学专委会秘书长1人,湖南省音乐与戏剧影视学类教指委委员1人;在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影视界聘请了1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校外硕导。

学院拥有3个硕士点: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学位点、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学位点(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学位点由原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广播电视(MFA)对应调整而来,2024年开始招生)。5个本科专业:广告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文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广告学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为湖南省一流建设专业。

学院设有4系1部1中心:广告系、中文系、影视艺术系、新闻系、大学语文与公共课教学部、汉语言培训中心。

学院科研成果显著,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近五年立项省部科研项目40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传媒观察》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研平台: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基地、湖南省包装广告创意产业基地、湖南省炎帝文化研究基地;1个市级科研平台:株洲市科技局立项的株洲市科普影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级学术研究和产学研机构:绿色包装与工业文化影视传播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湖南地方文化研究中心、方言影视工作室、微文化工作室等。

学院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摄影、电子采编、虚拟摄影、录音实验室面积达850㎡,已建苹果一体机电子采编室、语音实验室、专业录音室、多功能演播厅、虚拟演播室、创意摄影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虚拟摄影实验室、小型影院级拉片室、戏剧影视中心等一系列教学实践设施。拥有标清数字摄相机、高清数字摄像摄影机、4K超清摄相机,录音设备、电视导播设备,学院仪器设备总值1058万元。为本科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拥有湖南省现代传播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还建立了一批优良的实习实训基地,如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株洲广播电视台、浙江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湖南竞网集团、株洲天元中学、醴陵市教育局等实习基地等。


(数据更新时间:2025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