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会对设计带来何种影响?它会形成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吗?或者,人工智能仅能辅助设计,还是会颠覆设计?我们又将以何种姿态来拥抱“新设计”?7月28日上午,湖南工业大学朱和平教授为“智能媒体时代的广告与影视传播”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
朱教授主要从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新设计”发展的根本路径,“新设计”将在思维、材料、方式、技术上走向融合,协同创新是“新设计”发展的未来三个方面具体展开阐释。
讲座伊始,朱教授给学员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何为新设计?接着,朱教授介绍了数字智能化时代,伴随着智能轨道交通和智能化停车场、无人超市、智能包装、智能化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的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都与智能化、数字化和各项新型科技进行了全面的结合。数字智能化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新形态的设计,与当下时代的面貌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我们称之为“新设计”。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新设计”发展的根本路径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朱教授介绍了目前中国与世界新技术发展的现状。接着以摄影这一更容易获取和传播图像的艺术方式入手,论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之道。他认为科技研发和应用是当代设计的重要特征,科技帮助人们找到了一种使艺术更具容量和感染力的方式。电影、电视二者作为综合艺术形式几乎囊括了之前所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使艺术空前大众化、娱乐化。现代设计的竞技场只有与科技同行,才能提升设计的水准与影响力。
“新设计”将在思维、材料、方式、技术上走向融合
“新设计”为何?它如何在思维、材料、方式、技术上走向融合?朱教授认为,“新设计”的着力点是艺术与新科技的结合。设计与科技融合呈加速推进态势,工具的提升拉伸了设计的维度,科技推进设计发展,带动设计理念的更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新设计”是在新技术平台上对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手段的数字化应用。“新设计”融合了材料科学、工程学、智能科学、虚拟现实构建手段训练、美感训练手段、哲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做加法,但学科之间的碰撞、融合的结果是乘法。对新兴科技手段的及时融入是“新设计”的特征,设计的发展在知识容量上一直是个递增的过程。
协同创新是“新设计”发展的未来
朱教授认为,协同创新是“新设计”发展的未来。这一趋势可从五个方面加以认识:智能技术改变着设计的形态;形态影像是“新设计”创意的源泉;设计与科技融合创意仍是灵魂;“新设计”要求设计师、社会、企业和消费者建立协同互动关系;应加快培养数字化、智能化科技与设计复合型人才。“新设计”应超越基于操作和表现层面的专业构架模式。未来,设计领域必将产生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程序,以及设计美学范式和设计评价准,这些变化要求我们进一步整合和构建新的设计方法和教学体系,以促进整个设计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新设计”的创新与应用未来可期。设计推动创新,已成为国家软实力和产业生产力的标志。
互动环节
王萌:新设计在新闻传播行业怎么应用?
朱教授表示新设计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应用最重要的表现,是传播方式的高效快捷以及表现形式的设计思维。今天传播的媒介更为多,通过设计使得传播内容适合媒体,并且适应受众传播。
夏慧:设计需要创意,在平时学习中该如何培养?
朱教授以生活为引,指出平时的学习要有目标和目的性,看到不要错过,要在日常中保持观察和思考,关注自然与生活。
吴国泰:在未来设计中要应用到智能化,计算机算法等理工科工具,但是在当下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是很难有这种理工知识的教育实践,那我们作为个体要如何去学习相关知识?
朱教授表示设计要有团队意识,但个人要培养思路,学会融会贯通。专业知识科普化使我们有突破口,推荐大家将《新华文摘》作为知识学习平台。
学习心得
技术赋能,朱和平教授的讲座让我们了解到新技术发展的前沿问题,以及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文字:韩晓曼;审核:雷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