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利|中国西部电影四十年

供稿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7-19

从荒凉壮丽的自然景观到深邃的人文思考,西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7月18日上午,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阿利教授为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一场题为“中国西部电影四十年”的讲座。

讲座从西部电影的概念和美学特征谈起,回顾了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拍摄的优秀西部电影,对新时代西部电影的发展与实践做出了展望。

一、中国西部电影的概念及美学特征

张教授认为西部电影的概念需要包括以下五层内涵:明确的时间界限、大致的区域范畴、反映西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历史、具有强烈的西部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蕴。因此,西部电影是指在1984年以后(含1984年),以西部地域为表征的,反映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状况、生存状态和历史的,具有强烈的西部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电影文化与艺术流派。

张阿利教授指出:想要真正了解西部电影,除了需要廓清它的概念之外,还需要认识西部电影所具备的美学特征,比如说西部电影注重开掘人和自然关系的新层面,以多种手法揭示自然在人类生活中深刻、微妙的非物质作用,人对自然的主动性和自然对人的主动性,以及两者的互相渗透,这是最根本的美学特征。再如西部电影力求用动态的眼光去审视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从现代文明与传统观念的交错中,折射出一种不断演进的、新的时代精神和气息。并不是任何一部在西部地区拍摄的电影,都可以称之为西部电影。

二、中国西部电影与民族传统文化

说起西部的民族传统文化,张阿利教授认为西部电影最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和最为突出的影像表征就是对中国传统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历史再现。如果西部地区没有悠久的历史,西部电影不会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西部电影也就无法发展到如今的地步。除此之外,中国西部电影的出现和兴盛与当时我国文化艺术界中的文化“寻根”现象息息相关。西部电影创作者从西部最贫困、最落后的苍凉莽原出发,去寻找我们民族力量的源头和希望,从而达到反思文化、反思历史的目的。张教授提到电影《红高粱》中酿酒的片段,他认为西部电影对于中国西部传统民俗文化及风情的镜语展现,强化了西部电影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美感。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独到地阐释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历史、民俗与风情,正是这种对传统历史与民俗、传统文化及风情的镜语展现,强化了西部电影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美感。

三、第四代、第五代导演与中国西部电影

张阿利教授指出,第四代、第五代导演对西部电影的发展和勃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就创作出了许多优秀西部电影,比如吴天明拍摄了《人生》《老井》、颜学恕拍摄了《野山》《步入辉煌》、滕文骥拍摄了《生活的颤音》《都市里的村庄》《黄河谣》、姚守岗拍摄了《野妈妈》等等。尤其是吴天明导演,他身为当时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是西部电影的组织者、实践者。

四、新时代中国西部电影的新发展和新实践

张阿利教授对新时代以来西部电影的发展表示肯定。他认为,新时代以来的西部电影在生态问题的书写、新乡土叙事的探索、“现代性”、“人民性”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以及对电影视听本体的持续探索创新等领域产生了诸多丰硕成果,成为中国地缘电影、区域电影创作和研究中的突出现象,也极大程度地强化了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地域性标识。

张阿利教授对西部电影以后的发展和实践做出展望。他认为,西部电影可以在经典西部电影叙事的基础上,增加以“儿童本位”为表达核心的叙事内容,书写儿童电影的西部情怀,推进和丰富了西部电影对教育问题的影像呈现和思考;,还能通过喜剧类型美学来展现小康时代的乡土新变,在中国西部电影乡土叙事方面开创新范式,通过对农村喜剧电影创作注入了时代元素,使之成为新乡土叙事的典范。

张教授特别提到了电影《白鹿原》,他指出这是我国第一部投资过亿元的、由陕西本土生产的国产大片,也是承载了太多期望和愿景的一部中国西部电影,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影片都是中国西部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标志性作品。

互动环节

夏一凡同学: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新疆电影、藏地电影等地域电影纳入中国西部电影的研究范畴,西部电影的外延在不断扩大,请问张老师对于西部电影的内涵和外延有没有明确界定?西部电影不断外延,会不会发生文化偏移?比如说近年以《瞬息全宇宙》为代表的一些美国电影,为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打着展示中国文化的旗号进行宣传,但是其文化内涵却是移民北美的亚裔文化,如果中国西部电影的外延不断延伸的话,会不会也会出现像上述影片那样文化偏移的现象?

张阿利教授:从过去的概念来讲,西部电影就是1984年以后针对西部所拍摄的影片,其影片中要体现西部的自然、人文、历史等,但是现在的话,西部电影不断外延,比如说李安的《卧虎藏龙》也可以说是西部电影,它里面出现了一些西部元素,所以说我们不能把外延的界限规定得太死,但是从理论上来讲,西部电影还是要具有西部自然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感和内在的人文精神。我对西部电影的发展是持包容态度的,只要在电影中表现西部环境,表达出西部所独有的精神,就都可以算是西部电影,这对西部电影未来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中国的西部电影跟国外的西部片是不一样的,国外的西部片是造梦式的、是梦幻的,而中国的西部电影则是扎根现实的,它是存在于当下、存在于未来的。

刘任重老师:提到电影大家就会想到北上广深发达城市的景观,或者是西部独特的、带有乡土气质的景观,那么像中部地区该如何在电影中体现自己独特的文化呢?

张阿利老师:湖南有许多好电影,例如《湘女潇潇》《边城》等等,每个地方的文化不同,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寻。不过近几年我发现地方电视台存在一个问题,在电视剧制作方面普遍去方言化,强调南北通吃,但结果可能是既没有达到南北通吃的效果,还把地方特色丢失了。所以我提个不成熟的建议,在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设一门湖湘文化课程,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了解、认识湖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