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华|电视创意与实践

供稿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7-24

在影视艺术的浩瀚星空中,电视剧作为最贴近大众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一部成功的电视剧,不仅是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更是创意与情感的深度交融。7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导、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兼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智华教授,以电视剧创意为切入点,从人物创意、叙事创意、传播创意三个方面,为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题为“电视创意与实践”的学术讲座。

什么是创意?张智华教授认为,创意是艺术创作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对电影电视、新媒体等都很重要。创意主要是创新,有新意,新的见解,新的思想,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新的角度,等等。创意是一个系统,贯穿在策划、制片、编剧、导演、主演、摄影剪辑等各个环节。

电视艺术创意是多种多样的,电视剧、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小品、电视舞蹈、电视音乐与电视专题片等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与结构方法,产生不同的创意。

一、《亮剑》与人物创意

中国电视剧内容丰富,人物多样,大手笔大制作也较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有着不同的欣赏趣味,有着不同的收视习惯,观众的个体视觉观念在不断更新,眼界也在逐渐开阔,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审美需求来选择自已喜欢的人物。

张智华教授指出,一般来说,观众大多喜欢具有创意的人物形象,如李云龙、赵天龙(赵老嘎)、许三多、余则诚、佟志、文丽、福尔摩斯等。人物创意在电视剧中很重要,人物创意既要合情合理,又要符合人物性格,更要突出人物精神。

《亮剑》的出鞘引发了收视狂潮,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和极具特色的语言赢得了观众,创下了高收视率。据2005年央视索福瑞收视调查显示,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的《亮剑》在播出第一周收视率平均11.42,最高13.7,收视份额28.7,创下了当年央视一套电视剧收视率新纪录。《亮剑》主要刻画了富有创意的人物李云龙,表现了他那极其鲜明的性格和充满传奇的故事。李云龙是一位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

首先,使用军事行动中的非常规动作来展现其创意之处。如军事行动中的非常规动作之一,炮轰坂田指挥部。军事行动中的非常规动作之二,近五千颗手榴弹炸山崎大队。军事行动中的非常规动作之三,围歼山本特种部队。与此同时,由于电视剧是大众传播,因此,在电视剧结尾,编剧做了创意性的改编,在电视剧中,1955年授军衔,李云龙写《论亮剑精神》论文,而小说是小众传播,在小说的结尾,李云龙被逼自杀。

其次,在李云龙这个人物的塑造上,编剧以真实的军人王近山为原型,打造出饱受观众喜爱的角色李云龙,他是顶天立地、豪气干云的大英雄,可又是脏话连篇、喜欢吹牛、缺乏文化修养的一个地道的农民、粗人。李云龙的个性是率真,义气,性情粗犷,但他又不仅仅是个猛张飞,李云龙粗中有细,精于算计,从不吃亏。可以说李云龙是位驰骋沙场、快意恩仇的大智大勇的英雄,是有不畏强敌、放手搏杀等英雄气概的军人。《亮剑》中使用大量简单的语言、歇后语等,展现了李云龙的幽默俏皮,达到了通俗形象的表达效果,贴切的表现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主人公李云龙鲜活、有个性,既有军人那种不服输的血性,打仗善于动脑子,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玩命精神,又有农民式的狡猾、锱铢必较,而其张嘴老子闭嘴骂娘的土匪无赖式的语言特色,令人耳目一新,这与以往反映战争题材、军人题材的高大全、脸谱式的人物相比有很大突破,为该电视剧的火爆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潜伏》与叙事创意

张教授以《潜伏》为例,讲述电视剧如何在叙事上实现创新。《潜伏》根据龙一同名小说改编,原著1万多字,编剧姜伟写成40万字的剧本,姜伟作品还有《浮华背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张智华教授认为,《潜伏》与《暗算》各有所长,可以与美剧《越狱》、《24小时》相媲美。他指出,由广东南方电视台和东阳青雨影视文化公司联合出品的电视剧《潜伏》,自2008年11月推出以来,在全国多家电视台播出后反响极为热烈,一路飙升的收视率与人气使该剧成为当之无愧的“谍战经典”、“广产”电视剧的突破之作,该剧在深受网民推崇的“豆瓣好剧榜”上一路攀升,连续4个月排名国产电视剧第一。与此同时,该剧在成都、沈阳、南宁、杭州、北京等地播出,都成为当地收视率排名第一或名列前茅的电视剧,不论艺术价值还是市场价值均得到观众肯定。

张智华教授认为,叙事创意要与人物创意融合起来研究。如《潜伏》中,主角余则成由简单逐步变成熟,前期代号“蟹”,中期代号“峨嵋峰”,在老师吕宗方帮助下,击毙汉奸李海丰,受到戴笠的器重。后期代号“深海”,城府很深,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代号的变化跟随着叙事的发展来进行。

张智华教授指出,《潜伏》这部电视剧主要故事是双重间谍、间谍与反间,次要故事是爱情、婚姻,风云之事与风月之事水乳交融(值得商榷)。该剧冲突感、喜剧效果与看点较多,主次分明,轻重合适,节奏较快,扣人心弦,迷雾层层揭开,情节设计环环相扣,心理战与智慧较量不断出现。但也有美中不足,首先电视剧的结局引起观众的争议,与观众普遍期待不符。同时,少量镜头的使用、构图、调度、用光与布景不恰当。

三、《六人行》《生活大爆炸》《来自星星的你》与传播创意

张智华教授提出,电视剧传播创意同样十分重要。电视剧既要在国内传播,也要在国外传播,要用普世策略进行全球营销,有利于电视剧在全球传播。

张智华教授以美国电视剧《六人行》为例,该剧不仅在美国深受欢迎,而且在全球受到人们青睐,这与其共享价值(普世性)传播创意密切相关,这主要表现在人物与传播方法两个方面。

在人物方面,《六人行》中,Rachel Karen Green是位漂亮的富家金,上大学时研习的是艺术史和舞蹈。Monica是手艺高超的厨师,是Geller的妹妹,Rachel的同学,Phoebe的旧室友,Chandler和Joey的邻居,她是连接其他五友的一个纽带。Chandler是一家大公司数据部门主管,颇受老板器重,收入可观。Joey是个意大利裔美国人,他想成为一名优秀演员,但通常只能跑跑龙套,兼职过许多工作,收入极不稳定,饱一顿饥一顿,性观念极端开放。Phoebe是个既迷人又迷糊的傻大姐,是个自由业者,收入不稳定,常任按摩师,做过司机、歌手、秘书、女招待等,身世坎坷,生父死了,继父进了监狱,生母长时间不与她联络,但她乐天浪漫。

在传播方法方面,《六人行》营销模式特色鲜明,即用普世策略进行全球营销。普世即普遍适应于全世界,最大程度地淡化民族、国家、地域色彩,关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

张智华教授分析了该剧成功的原因,首先,美国情景喜剧市场较好、且比较稳定。情景喜剧是大众文化的突出代表,在没有权威、没有崇高的消解中带给大众生命的自由和生活的乐趣。撕下假面具,让每个人都感到生活的真实。往往对人物的某些缺点进行夸张性表现,显得滑稽可笑。其次,美国电视剧采用播出季播放。播出季即从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北半球这几个月夜晚时间增长,观看电视的人增加。同时,美国大部分电视剧的核心价值观是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契合了当代在市场经济竞争背景下的各国受众心理。大部分青年人追求坚毅与自我超越,具有猎奇心理,喜欢异域文化,喜欢新鲜感,而美国电视剧正好具有这些因素。美国情景喜剧、言情剧、科幻剧、破案剧等成熟而发达,内容丰富多彩,张力较大,情节设计跌宕起伏,节奏较快,悬念设置使观众难以猜出后续情节的发展。例如《迷失》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处处设下埋伏,开头是个谜,中间是个谜,结尾还是个谜,导致无法预知的结局。最后,在视听效果方面,美国电视剧大多追求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无论是场景的展现、人物的衣着化妆、还是对话、音乐、音响等,都不遗余力地打造,给观众制造一种整体视听冲击。

张智华教授认为,电视剧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良好载体,能够传播一个国家价值观、大众行为、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美国电视剧善于通过跨文化的传播方式,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距离拉近,甚至融合,逐渐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不同文化的理解与交汇,从而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除了《六人行》外,如《生活大爆炸》中整体娱乐环境的科技成分渲染,职业领域各异,但彼此交汇,易产生矛盾或共鸣。文化多元性及多条线索并行,有的科学家来自以色列,有的科学家来自印度,有利于进行跨文化传播。这对于中国电视剧创作也有启发,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中国电视剧能够更好的出圈出彩。

紧接着,张智华教授以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讲述作为同属东亚文化圈中的韩国,如何在电视剧中做到创意的实践。

《来自星星的你》由张太侑导演、朴智恩编剧,剧情涉及穿越,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也涉及时尚、偶像、言情。该剧演员表演精彩,金秀贤扮演都敏俊教授,全智贤扮演千颂伊,有意减少明星光环。2013年12月18日开始播出到2014年2月27日,收视率高达28%,之后在网络上反复播出。该剧内容展现了明星的私人生活,巧妙的抓住了观众的心理,剧集制作精致,保证质量,给观众带来打破常规爱情剧的新奇体验。同时,该剧植入广告恰当,如主角的饰品、化妆品、服装等等。

张智华教授指出,《来自星星的你》作为大火的电视剧,其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第一,政府支持。韩国政府支持文化产业创作,将部分财政和政策往文化产业倾斜。第二,法律支持。如加强电影配额制,确立电影分级制度,取消审批制度等。第三,新锐导演与编剧不断涌现,政府拔出专款扶植一批有作为的导演、编剧与制片人,如李炳勋、金英贤、姜帝圭等。第四,影视明星培植力度较大,明星制政策落实得比较到位。第五,国内外发行渠道较多,如釜山国际电影节,电视剧与电视节目国内外发行有优惠政策。

互动环节:

王世义同学: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出现了许多精品,如《我的阿勒泰》、《漫长的季节》等等,但电影出现爆款的情况较少,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智华教授:现如今我国主要的影视作品,有电影、电视剧和网剧,你所说的《我的阿勒泰》、《漫长的季节》都属于是网剧。每年我国创作的电视剧、网剧都有不少优秀的作品流向海外,如《漫长的季节》在韩国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首先是网剧更符合现代人的观看方式,观众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其次,是电视剧、网剧的广告效益更好。对于广告主来说,更愿意投资收益稳定的电视剧、网剧,投资电影具有一定的风险。同时,对于创作团队来说,电视剧的审核程度较为宽松,电影审核制度严格,涉及敏感话题的内容可能导致影片无法上映。最后,我认为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现如今,我国创作的电视剧在海外也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如泰国、韩国都会引进我国的电视剧。我国电视剧的顺利出海,受到全球各地观众的喜爱,这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传播中国的文化。

侯祎雯同学:请您从传播创意方面举例说明一下近年来中国电视剧海外传播方面比较突出的地方。

张智华教授:海清主演的《媳妇的美好时代》,我认为它能够很好的传播,主要是其内容讲述家庭生活,家长里短的日常状态,与许多国家是相似的,观众容易从中找到共鸣。同时,家庭伦理剧、爱情剧以及小人物的创业发展等没有包含什么政治意识,比较容易通过海外国家的审核,传播起来也相对简单。同时,我国的电视剧内容都比较正面,能够鼓舞年轻一代积极的奋斗或者成长,这也推动了我国电视剧能够在其他国家收获年轻一代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