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与电视剧,以其多样的表达方式与广泛的受众群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也为大众提供了许多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今“有空去看电影”“有空就去追剧”已经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的日常休闲娱乐方式,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那么,作为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是怎么从无到有被制作出来的呢?在制作的过程中有哪些环节,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针对以上问题,7月16日下午,湖南电视台潇湘电视频道副总监李锐,为“智能生态下的视频传播与数智广告”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作了主题为“从0开始,如何拍出电影、电视剧”的主题讲座,带领学员们系统地去了解当代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流程。

一、选择一个故事
首先,很多电影或电视剧的制作之初都是从一个创意开始的,这个创意有时候是一篇小说、文章、新闻事件,甚至可能是编剧做的一个梦。这些创意触发了电影的核心创作人员,他们尝试在这个创意的基础之上去打造一个可以成为剧本的故事。同时,李总监也强调,在开始创作之前,不要忘记买下版权或者拿到相关授权,避免日后出现版权纠纷。那么在拿下相关版权之后,下一阶段就应该开始撰写剧本,以及去国家电影局登记备案。备案信息通过,才能拿到国家电影局的备案回执,即拍摄许可证。


二、做好PPT去找资金
当剧本撰写好之后,就需要筹集电影拍摄制作的资金。这时,不可避免地就需要去寻找投资人,与投资方进行洽谈。在找投资方进行洽谈时,除了带去撰写完成的剧本之外,还需要有关于制作这部影片的项目书。项目书的内容包括决定拟邀的演员、广告植入方案以及投资回报率等等。同时,李总监还谈到,在与投资方交流之前,还应该提前与导演、演员对接沟通,让投资方对影片的核心制作阵容有个总体的了解与把握。同时,还需向投资人言简意赅地讲好这部电影的故事,最好可以打动投资人,让投资人可以看到其中的商业价值。

随后,李总监还介绍了电影投资的分类以及电影收益的分成。电影投资分为两类,一是风险投资,按照比例回报;二是固定投资,按照业界规律的15%回报。电影收益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5%的电影基金、3.3%的营业税以及91.7%的制片方、院线公司、影院三方分成。

三、建组
当资金筹备工作完成后,就正式可以进入到剧组的组建阶段。一个完整的电影剧组,由导演组、摄影组、音频组、制片组、美术组、服化组、后期组、剧照纪录片以及所有演员构成。而导演组里又包括了:执行导演、动作导演以及演员副导。其中制片组需要协调统筹剧组的各个部门与环节,对于剧组至关重要。

四、拍摄筹备
在剧组正式拍摄之前,还有一些拍摄的筹备工作需要完成。
(一)详细的预算。预算必须反复推敲,要精确到每一天,没有遇到不可抗力的事情,坚决不增加预算,而且预算需要各个组的组长签字确认,确保整个电影制作过程不超过预算。
(二)勘景。拍摄团队与主创人员提前寻找到符合该电影拍摄的场景。

(三)剧本定稿。编剧在与导演及演员沟通过后,对剧本进行修改调整。
(四)定妆。服化组按照剧本中的角色,对演员进行拍摄定妆。
(五)分镜头。导演与摄影指导一起在剧本的基础上完成分镜头脚本的创作。
(六)气氛图及场景改造。美术组根据剧本完成场景气氛图的设计及拍摄场景的搭建与改造。

(七)技术设备。确定自己的作品,将以什么分辨率呈现。中国电影放映机分为1.2K、2K、4K、中国巨幕、IMAX。以及摄影机器的选择,包括:ARRI、RED、SONY等等。

(八)与艺人相处。良好的拍摄秩序、规范的拍摄安排、给艺人创作空间等等。

五、后期
当电影拍摄完毕后,就进入到后期环节。后期的内容包括了:剪辑、调色、特效合成、拟音与混音、配音与作曲等等。
六、审片
当影片剪辑完成,就需要带着拍摄许可证和成片到国家电影局进行审查,审查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内容审查与技术审查。审查过程可能还会出现二次修改的镜头,需要把一些不合规的镜头进行加工和处理,有时候会直接影响到电影的上映。
七、发行
当审查通过之后,拿到公映许可证,发行方就可以拷贝、申请秘钥,正式排挡,筹备上映,这之前可能还会做一些点映进行宣传。发行建议选择一家或多家有资质的发行公司。发行方式包括:常规发行、垫资发行、保底发行三种。
李锐总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实践,运用了大量的行业案例,系统介绍了当代电影及电视剧从0开始的制作全过程,加深了学员们对电影与电视剧制作流程的认识。
互动环节:
1.090 王正浩:李老师,请问作为以真实为底色的纪录片,它的产业化水平相比电影还有不少差距,预算也相比会逊色不少。在纪录片或者纪录电影的实际拍摄中,您觉得纪录片的人物授权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或者能否再给我们分享一些经验?
李锐:纪录片的授权一定要签得非常完整,严格上说,每一位在片子里说话的人都要去签订一个人物出镜的授权书。因为一旦这个作品之后有商业收益的话,就会面临到肖像权纠纷这种风险,但如果是纯公益的,就可以没有这个必要。
2.087 王馨苑:李老师您好,刚刚在您的讲座分享中收获颇丰,也看到您执导了诸多优秀作品,我想请教一下您,作为一名影视传媒专业学生想拍摄宣扬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以什么视角切入,如何拍摄,会比较独特、吸睛呢?
李锐:有一部电影叫《一点就到家》,这部电影推荐的是普洱的咖啡。这个片子吸晴的原因在于选择了合适的演员,演员很重要,如果演员不符合的话,故事就会有悬浮感。然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切入视角,应该选择当下公众所好奇的视角。不建议影片从商业的角度开发非遗,而是建议将其成为影片的情节元素,可以让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对影片呈现的非遗产生好奇感,从而让观众对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关注。
3.016 朱刘翌:李老师您好,请问制片人/导演在成为这些职位之前一般是做什么岗位呢?有没有一条大多数人从毕业生到制片人的角色路径呢?
李锐:成为制片人或导演之前,应该去做制片人或导演的助理。放下身段,去帮这些老师干活,帮去干他们的苦活累活,就可以学到东西。如果你可以跟着他们全流程地走完这个项目,让他们对你的能力产生认可,从而信任你,他们的资源也可以为你所用,包括他的投资人资源、演员资源、后期资源等等。因此,首先去当制片人或导演助理是最合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