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蕾|机器视觉与未来影像生产的系统自驱

供稿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7-20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简单来说,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随着现在机器视觉的发展,机器视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在智能时代下机器视觉的发生发展如何指导我们去制作科幻影像和未来电影呢?机器视觉和生物视觉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针对以上问题,7月19日晚,复旦大学杨俊蕾教授为“智能生态下的视频传播与数智广告”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以“机器视觉与未来影像生产的系统自驱”为主题的讲座。

       一、影像生产的历史变革

       讲座伊始,杨俊蕾教授从影像生产历史演变出发,她认为,所有的技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会有一个漫长的准备时期,在准备过程中会出现比物竞天择更残酷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影像的生产过程中、在技术之路的发展中会不断地催生出特别的美学反应,将从“主客观凝视”转为“全方位浸没”。

       二、“技术特快”:机器视觉VS生物视觉

       杨俊磊教授认为机器视觉区别于生物视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fps120: 24帧是48帧和60帧的神奇倍数,更是电子游戏画面30帧率的4倍,对于视觉的超级流畅度而言,120帧极致地让我们避免了以往电影中的镜头晃动与人物边缘线的模糊。4K分辨率相较于普通高清的2K模式,它的分辨率计算却不止于二乘以二那么简单翻倍,而是横向和竖向各翻一倍,以水平方向上的约4000个像素点乘上根据比例协定的纵轴2160,一举达到原来2K分辨率的4倍之多。

       (二)追求“舒适区”和电影感:比生物视觉看得更清晰、更远。120帧的3D技术抹去的瑕疵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同时却去掉了观众熟悉的电影感。

       (三)追求“水晶画质”:画面太过清晰以至于像BBC的高清纪录片。

       (四)“技术膜拜”:对于技术复杂性的追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影的叙事和情感表达。

       三、实物特效—数字图像—三维动捕—虚拟屏摄

       杨俊蕾教授谭从《月球旅行记》《侏罗纪公园》《阿凡达》等影片讲述了电影机器从停机再拍、遮罩与多重曝光、快动作、慢动作、叠印到动作捕捉技术再到人工智能,可以说从机器的更新迭代正可以看到一个新的天地变化。

       四、虚拟环境+真实布景、机位、场景空间无限延伸

       当下,对于虚拟影像的追求已经成为新的机器视觉主流,现在眼前的时间与空间的环境呈现被重组和定义,它进入到了一种虚拟环境与真实布景相融合的环境中去。从1968的《太空漫游》到2019的《曼达洛人》再到2022年的《诞辰》,从这三部电影当中看到了技术创新赋能科幻电影的发展。

       互动环节:

       039冯翔龙:杨老师,您好!斯科塞斯导演将漫威电影定义为“主题公园式的电影表达”,我想问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艺术会不会陷入技术的陷阱,而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而陷入一种视觉奇观。

       杨教授: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对今天主题内容把握的非常确切,引用斯科塞斯导演将漫威主题公园式的评价确实是有趣的,对于斯科塞斯导演来说他根本不认为那是电影,没办法进入到作为传统的作为艺术类型的电影。主题公园背后还包括动漫的来源、奇幻想象的不加节制以及对特效技术的滥用,是存在这样问题的。一方面,技术正在成为主流,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电影发展规划里,肯定了技术对中国电影的重要性,电影业界也十分重视电影整体硬件的升级;但如果大家过度的沉溺于技术、奇观化的表达,我认为奇观性技术的视觉没办法去取代原有百年以来电影艺术发展积累下来的感人至深的叙事逻辑和视听意图。

       030范博禹:杨老师好,在听了您对机器视觉与未来影像生产的讲解后,也产生了一个小疑问:未来影像更趋于机器化、智能化,比如未来发展趋势之一的虚拟摄像,像这种的高度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影像生产手段,那是否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其已经失去了真实感、电影本该有的质感?像这种影像生产方所生产出来的影像,又是否还能说是电影呢?

        杨教授:范同学的问题问的非常直接和准确,虚拟技术完成的电影一定会对现行的影院带来改变,不单单是我们如何去观看,在PPT画面里也有给大家展示未来电影触感化,比如4D电影等,看哈利波特时在电影院被椅子“打”了一顿,这就是所谓概念化的4D。在这样的一个由技术导致的变化过程当中,与其对熟悉的边界进行坚守,不如在姿态上有一些灵活性,但这个灵活性并非是“投降”,而更多的是带有“智者”的成分,不惑于眼前的现象,同时不过于执着于已经失去的世界。电影本身也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对于技术本身来讲,这是我们要做的,也是站在先行者位置的导演们要做的,并不是要固守电影是什么,而是去探索电影还能是什么,还可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