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洲|中国电影·中国文化·中国道路

供稿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7-15

中国电影1905年诞生,不断汲取西方经验的同时一直保有中华民族的底色。早期中国经典影片,以富有民族审美趣味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极具民族精神的思想内容,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但如何在批判地继承、借鉴古今中外的艺术传统和艺术经验基础之上,努力创造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电影艺术,仍需探讨。

2023年7月14日上午,北京电影学院王海洲教授为“新时代、新影像、新广告”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中国电影·中国文化·中国道路》的学术讲座,立足中国电影艺术传统,探索中国电影民族性构建,寻求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

“电影的民族风格,是衡量一个民族的电影艺术成熟程度的标志。”王海洲教授以罗艺军、林年同、陈趾青、郁达夫等人的观点为引言,指出中国电影民族性的探索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始末。这种探索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显露出不同特点。中国电影的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欧美电影有着明显区别,这也是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基础。

王海洲教授以时间为序,结合影像资料,回溯了中国电影民族性构建的探索之道,清晰地描绘出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具体脉络。王教授阐明,中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是曲折的,显现出不断探索,又多次被打断的状态。但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是中国电影的命脉所在,其命脉一直存在,从未断绝。

王教授指出,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是被社会变迁和战乱不断中断的艰难探索之路。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在“欧化”和“民粹”两种力量的角力中寻找“正道”所在;30年代初期,以《桃花泣血记》为代表的优秀影片,为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表现找到可行之路;30年代中期,《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影片,标志中国电影已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成熟体系;抗战胜利后,更是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极具民族气派的影片,成为中国电影百年来的丰碑和经典;十七年电影时期,仍自觉地从中国文化传统经验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早春二月》《枯木逢春》《小兵张嘎》等作品。王教授指明,中国电影紧随时代步伐,每每峥嵘初放就被各种外界不可控因素阻断,呈现出一条不断探索、其进程又不断被打断的历史线络。

其间,王教授还结合具体优秀经典影片,从中国电影立意之根——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立足中国电影艺术传统,探索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艺术之间的关系的价值。如《桃花泣血记》如何使用意象与人物命运勾连;《枯木逢春》《小城之春》又是如何通过画面构图、场面调度、意境营造上实现创新;《城南旧事》《春蚕》中对于留白和韵味的追求等等,无一不是中国美学传统的体现。

王教授强调,中国电影应依靠本土创作吸引观众,笔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应书写中国故事。

020赖晨宇:王教授您好,您其中提到林年同先生,能以您的经验和研究出发介绍一下的他的镜头美学吗?其次,您提倡中国电影民族化和特色化的道路,但发展中也出现了其他不同的声音,如邵牧君认为民族化会人为割裂中国影像和外国影像的联络,用现代话说就是会与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概念相违背,您怎么看?

王教授:林年同先生是广东人,在香港长大在意大利留学,回到香港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最终他回归到中国民族美学传统的体系教学之中。从传统文化研究中国电影有两条道路。电影传入中国后,就像外来的孩子一样,得找个“家族”依托,于是找到“戏剧戏曲”,于是有了“影戏说”;林年同先生则通过古典文艺理论探讨既有的中国电影的规律,也期望为其发展的可能性提供方向。他提出了诸多的观点,如早期电影以蒙太奇为表现目标,以长镜头为表现手段;用固定焦点摄影机通过场面调度实现散点透视、长卷画面的的效果等等。林年同先生许多目标都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中国电影,一是屈原式的愤世嫉俗、关切现实,但也应有八大山人式的险怪派,通过非日常的方式去呈现世界。如何将两大传统通过电影作品呈现,是林先生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为我们留下诸多悬念,需要在座的各位一同探索和丰富完善。

其次,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我们必定要开拓国际视野,在当下,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践行的问题。

029连鑫佳:教授您好,您梳理了中国电影早期的探索之路,早期电影学者强调中国电影要表现民族风格。第五代导演拍摄的作品,显示中国社会早期的民俗奇观,使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像《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的电影是完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第六代导演所拍摄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小人物的无所适从。到近年来的现实主义影片,您认为这几代导演的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吗?

王教授:第五代导演相对于前辈来说风格是反传统的,但实际上第五代反的是中国电影特定时期的“虚假”传统。他们反而借助中国艺术传统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目标,张艺谋、陈凯歌的艺术实践和文本呈现都是典型的案例。

第六代及其后的新生代比较复杂,他们生活在现代与传统文化交替的时代,对他们的作品需要仔细推敲。比如在中国诗意表达、中国修辞的表达上,都是有呈现的,如《长江图》、《路边野餐》等等。万玛才旦的作品也可以看到中国修辞艺术的渊源根源,比如留白和意象的使用等等。

文字|刘星雨

排版|王璞

责任编辑|兰荣霞

审核|一审:刘志勇

二审|蒋军凤

三审:蔡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