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尧|审美——时代、科学与艺术

供稿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7-23

7月22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张金尧教授在研究生暑期学校,围绕“审美——时代、科学与艺术”这一主题,为学员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此次讲座紧跟时代脉搏,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总结新时代十年乃至建党百年中国现当代艺术理论成就、历程的基础上,针对日新月异的创作工具和创作手法,张金尧教授提出在AI时代艺术工作者应当回答好“艺术的标准”、“艺术的人性”、“艺术的民族性”以及“艺术的人民性”等四个问题,才不至于“身子进入现代化,脑子还在前现代”。通过解析这些问题,有助于引导传作者更好地把握艺术创作的方向,在实践中探索艺术的真谛,创作出具有历史的、人民的、美学的、艺术的品质的优秀作品。

关于艺术的标准问题 张金尧教授认为,指导我们艺术创作的标准应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这一标准被精炼地概括为“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一封信》指出:“我是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这对您来说正是我推崇这篇作品的最好证明。”自此,“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便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评价文艺作品的经典论述。“美学的”批评标准大致可以理解为“形式的”或“艺术的”批评标准;“历史的”批评标准大致可以理解为“内容的”或“思想的”批评标准。

关于艺术的人性问题 张金尧教授在探讨艺术的人性问题时,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双重维度:自然性与社会性。明确这两者中何为第一性,对于艺术创作中的人性表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个案例,张金尧教授指出,在艺术作品中,人物应当拥有丰富的社会性特征,如“利他精神”(他律性崇高),即为了正义或保护弱者而自我牺牲;也可以表现自律性崇高,如追求自由而幸福的生活等。但是作品中应摈弃颂扬丛林法则,即艺术作品塑造人物要摒弃 “恶劣的个性化描写”。

艺术的民族性问题 张金尧教授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其渊源似乎可追溯至鲁迅先生对陈烟桥的一番寄语。但其原话为:“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张金尧教授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不能以讹传讹,因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明与野蛮之别。民族当中的嫔妃文化在一些作品中被作为健康文化而传播甚广,而这种帝王思想却是建设先进文化进程中应当摈弃的。张金尧教授认为鲁迅先生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地方色彩对于其成为世界性作品的重要性,认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更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而促进本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张金尧教授进一步指出,中国有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想要讲好中国故事,还是要选择讲中国好故事,这意味着不应随意堆砌中国民俗元素,而是应当精心挑选那些能够代表中国精神、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好故事。当前,一些作品在追求国际关注度的过程中,出现了用西方文艺理论裁剪中国人审美的倾向,而其根本原因是文化自卑而不是文化自信。

艺术的人民性问题 张金尧教授在探讨文艺的人民性时,引用了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核心观点:“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 张金尧教授同时指出,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因为普及是基础、是准备,而提高是开放且持续的,为更广泛、更高层次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当前一些艺术作品打着老百姓“无法欣赏”的幌子,借通俗之名,行庸俗之事,以及单纯“以利润标准代替审美标准”、以票房代替人民性等,这些都是艺术发展的倒退。

张金尧教授还强调了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核心作用,认为理论是支撑实践的关键,艺术创作必须从坚实的理论出发,让理论指导实践。他提出,艺术创作应当兼具思想深度与内容质量,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对于学生而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应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积累扎实的学术功底,既要注重作品的理论品格也要注重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