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供稿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6-12

1、学院介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株洲市教师进修学校,2008原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文秘系等院系合组为新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引领,结构合理,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共有教师80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硕士生导师25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兼职校外硕导10余人。

学院设有广告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文学、播音主持与艺术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广告学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为湖南省一流建设专业。学院拥有三个硕士点,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点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适应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潇湘影视产业学院,实现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效融合。

学院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湖南省包装广告创意产业基地、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基地、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湖南工业大学研究基地、湖南炎帝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株洲市科普影视中心和青柠内容创作中心等市、院级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国际中文教师队伍,承担学校各类国际留学生的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任务。2016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至今已培养了来自俄罗斯、乌克兰、摩洛哥等国的100余名学生。

学院科研成果显著,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近五年立项省部科研项目近40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传媒观察》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8部,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学院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摄影、电子采编、虚拟摄影、录音实验室面积达850㎡,已建成苹果一体机电子采编室、语音实验室、专业录音室、多功能演播厅、虚拟演播室、小型影院级拉片室、戏剧影视中心教学实践设施;拥有标清数字摄相机、高清数字摄像摄影机、4K超清摄相机,录音设备、电视导播设备等仪器设备总值1058万元。学院拥有湖南省现代传播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一批优良的实习实训基地,如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株洲广播电视台、浙江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湖南竞网集团、株洲市二中、一中、天元中学、醴陵市教育局等。

2、专业介绍:

(1)广告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简介:湖南工业大学广告学专业创办于1999年,是省内较早创办广告学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20多年的办学积累,为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了1000多名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许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业内精英,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本专业是湖南省级特色专业,拥有现代传播技术实验室和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基地等两项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17年新增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基地两大项目。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设施齐全,拥有现代传播多功能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告摄影实验室、电视广告制作实验室、录音实验室、智能广告实验室等较为齐全的实验设施,能够很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专业特色:“包装+”特色。围绕湖南工业大学包装特色,依托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等平台,强化包装广告人才培养特色。

“内容创作”特色。依托“青柠内容创作中心”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利用优越师资与实验设备,学生视频广告创意思维与制作能力突出。

科学研究:本专业教师在学科研究领域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其中在包装广告创意、广告媒介研究、视频广告制作等方面处在省内领先地位。近三年来立项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项目3项,其中重点项目一项。省级科研项目20项,发表专业沦文60余篇。

就业升学:近3年的就业率近100%,毕业生在广告公司、广告媒介、电子商务、智能传播、信息咨询、数据分析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广告媒介策划、大数据营销等工作。就业去向进一步聚集到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省会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行业发达地区,主要就业单位有阿里巴巴、湖南卫视、广汽集团、五矿地产、碧桂园、珠江集团等。毕业生月薪普遍突破10000元。有许多毕业生实现了自主创业,例如彭若煜创办的蛙酷公司,快速成为短视频领域的头部企业。

部分学生考入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少部分毕业生选择创业,主要创业方向为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地产营销、网络媒体账号运营等,在广告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2)汉语言文学(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湖南工业大学历史最为悠久、办学实力最为雄厚的专业之一。本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等主要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语言与中外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以培养擅长于语言文字与文学文化方面工作的人才为目标。

本专业以“文史底蕴、哲学素养、人伦情怀、传播技能”为办学理念与总体培养要求;倡导“1+1”的培养模式与学习计划,即要求每个学生在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文史底蕴与哲学素养的同时,根据个人能力与志愿,重点培养训练教育、文秘、新闻、广告、影视等一种以上职业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各种实际需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务行政、教学科研、文艺创作、文秘策划、新闻传播、宣传广告、出版编辑、文化产业及其他相关文化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本专业侧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突出的写作、表达能力。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在包括湖南省大学生写作竞赛、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得多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本专业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种实习与采访活动。

科学研究: 本专业教师在学科研究上成绩斐然。这些教师中,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人,“亚辉龙”奖教金1人,校级教学名师、教学之星2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科基金项目8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个,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6项,主编、参编教材5部,发表CSSCI期刊近100篇,出版著作和教材近10部。

就业升学:本专业学生注重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连续三年,本专业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数十名,考研率接近15%。学生考取的学校当中,不乏南开大学、山西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知名院校。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在中小学担任教师、政府部门担任公务员、在媒体机构担任媒体人员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前身为株洲市教师进修学院,于1989年开始招收中文专业师范生,并于2019年开始招收首届公费师范生,具有悠久的师范生培养历史。专业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为主干学科,以中华母语及母语文学为基本内涵、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教育关系密切,主要面向城镇中学,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终身学习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学生学习期间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和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和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教育教学能力。

人才培养: 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教育情怀和人文底蕴,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较高的教师职业素质,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沿和动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掌握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育管理、教育研究与信息传播能力,能胜任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培养过程中,既重视语文学科本身的相关知识的传授,同时又注重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来,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多项学科竞赛,获得多个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本专业与株洲市区及周边县市多所中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的教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科学研究: 本专业教师在语文师范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均有突出成绩。先后主持完成了省级、市厅级和校级教育科学规划、教改课题、基础教育改革课题共20余项,发表教育教改论文数十篇。近年来,多位老师在湖南省相关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佳绩。其中,邓统湘老师在2019年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比武中荣获一等奖。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新闻学

专业特色:本专业紧紧围绕新文科背景下卓越新闻人才的需要、5G时代融媒体中心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智能传播的发展进行人才培养,以媒介融合、智能传播为主要方向和优势,立足于解决新闻传播领域的基础性和前沿性课题,解决采写编评、摄影摄像、媒介经营、广告营销、新媒体运营和智能传播等关键问题,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全媒化复合型的行业领导者以及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

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底蕴,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职业素养与新闻传播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传媒机构、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互联网大厂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新闻宣传、新媒体营销、媒介经营、出版编辑、视频制作、文化创意、舆情分析及教育教学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0余年来,新闻学专业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学生主要活跃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媒体单位或网络传播公司、央媒、省级媒体以及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多人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意传播、新媒体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等赛事,分别取得一、二、三等奖的优秀成绩。

主要课程: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学原理、新闻编辑、新闻摄像与编辑、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融合新闻实务、舆情分析与引导、新媒体运营、电视纪录片、广播电视概论、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智能传播概论、新闻策划、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法规与伦理、媒介经营与管理等。

科学研究: 本专业教师在学科研究领域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其中在智能传播、新闻史研究、国际传播与媒介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课题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3项,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5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课题4项,其他省、市厅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近5年获得教学成果奖3项,获得省部级社科成果奖4项,学会奖1项及其他科研成果奖10余项。近5年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8本。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一流课程1门,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湖南省课程思政名师1名,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名。两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服务面向: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闻传播人才;面向社会需要,聚焦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培养新媒体时代需要的新闻传播宣传人才。

就业升学: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传媒机构、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互联网大厂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新闻传播、新媒体营销、媒介经营、出版编辑、视频制作、文化创意、舆情分析及教育教学等工作。近年来,本专业15%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分别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更有同学从暨南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现有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南总站、人民网香港分社、澎湃新闻、上海每日经济新闻、湖南卫视、湖南红网、梨视频、广东广播电视台、潇湘电影集团等媒体单位、中国中车、平安保险等企业单位、各级政府机关和中小学校。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4)戏剧影视文学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戏剧影视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相结合的专业,属于艺术类学科;本专业涉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中国语言文学、传播学、文化学、计算机及编辑制作技术等多学科领域,主要面向广播电视、网络传媒、文化创意及传播等行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学生学习期间主要学习戏剧、电影、电视、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写作、编导、摄影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和戏剧影视节目制作流程中的各项技术技能的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应用能力。

本专业以戏剧影视、文学、传播学等学科交叉为特色,集教学、科研于一体,依托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专业建设与发展,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夯实办学基础,促进可持续发展。秉承“立德树人,好学力行”的办学宗旨,倡导“审美、向善、求真、卓越”的办学理念,倾力培养具有文学底蕴、传媒视野、艺术创意、影视传播技能和产业思维的新一代优秀人才。

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掌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应用知识,以及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导、传播等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创作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能在广播电视、网络传媒、文化创意及新闻传播、戏剧影视以及教育等行业领域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影视制作、策划与宣传、编辑与编导、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电影史、中外戏剧史、艺术学概论、戏剧影视理论、戏剧影视评论写作、视听语言、影视编剧与导演、影视剧本创作、戏剧剧本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写作学。

科学研究:学院2011年成为湖南省内较早拥有一级学科戏刷与影视学(含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影视文化产业学、戏刷与戏曲学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从事戏刷与影视专业研究型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2016年开始设立广播电视(专业学位) 艺术硕士学位点(3个研究方向);2023年调整为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点和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专业学位点,研究生教育有了比较好的基础。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类本科专业和戏剧与影视学、广播电视艺术硕士学位点结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艺术类本、硕专业结构体系,能够培养多层次艺术类人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6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70多篇,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11项,在专业领域内有着较好的声誉与影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广赛、大学生写作竞赛、微电影大赛、省青年艺术节、电影节等竞赛或展演活动中获得各项奖励300余次。

服务面向: 从市场环境来看,毕业生服务领域十分广泛,能够在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传媒、文化创意及传播等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剧院(团)、报刊杂志社及大中学校等单位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与评论、策划与宣传、编辑与编导、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就业升学: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往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及湖南地区,部分回到各招生生源地省份。毕业生流向与社会需求吻合,在就业竞争中向社会展示了本专业学生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就业能力,就业形势良好。近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了90%;考研录取率在15%以上。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3、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31-22183630

教务办:0731-22183629

学院网址:https://wxy.hut.edu.cn/

微信公众号:文新新青年

学院大楼

学院大厅学习空间

学院学子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

学院学子赴湖南卫视学习

我院学子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总决赛


学院专业汇报演出

学院第三届影视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