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湖南工业大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系列之三 张智华教授: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中国网络影视创新发展

供稿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7-09

2025年7月8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兼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智华教授应邀为研究生暑期学校学员作专题讲座,题为“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中国网络影视发展”,现场气氛热烈。

张智华教授指出,当前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网络影视的创作方式与表现形式。网络影视已逐渐成为影视学科的主力军之一,在文化传播、内容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强调,人工智能不仅能提升网络影视的原创力和制作质量,还能助力其在海内外实现更广泛传播,推动我国从影视大国迈向文化强国。

张智华教授认为,人工智能、5G、4K、8K等新兴技术为网络影视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使其在表现手法上更具先锋性与实验性。尤其是青年创作者,借助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观点,聚焦社会热点,满足年轻观众的审美与情感需求。他指出,中国网络影视不仅具有重要的影像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有效传播中华文化观念与价值理念。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和网络强国。

在表现手法方面,数字化、人工智能为网络影视提供了创新与发展机会,使网络影视具有先锋性、实验性特征,并且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叙事的方式让网络影视得以突破传统影视在创作与制作等方面的限制。他同时提醒,虽然人工智能赋能网络影视的作用凸显,但是不能把网络影视产品加工成“快餐文化”,而是要立足于AI、3D、抠像、5G、4K、8K等高科技的技术优势,讲述精彩故事。把网络影视看作是集合技术、艺术、商业、文化于一体的优质文化产品。

在互动环节,就网络电影的发展前景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同时他还指出,随着院线电影市场竞争加剧,网络电影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需构建更稳定的盈利模式,并探索系列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

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对人工智能与网络影视融合发展的认知,也为未来网络影视创作与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文:李佳欣,一审:刘志勇;二审:蒋伟,三审:段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