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孔江平教授,湖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唐贤清教授,应邀来到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作语言学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为湖南工业大学语言文字工作系列活动暨“工大中文论坛”学术报告活动之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阎晋武和副院长陈卫华担任讲座主持人,讲座地点设文新楼102室,众多师生及株洲市的一些语言研究者聆听了讲座。
孔江平教授是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JCL(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特约编辑,是《中国语音学报》创刊人之一及副主编,也是《语言与翻译》编委,曾多次主持国家级重大招标项目,代表作有《现代汉语音典》(合著)、《普通话发音教程》、《藏语方言调查表》(合著)、《论语言发声》等。
孔江平教授讲座的主题是《普通话语音多模态研究与普通话教学》。讲座伊始,孔教授从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嗓音发声的记载文献《梦溪笔谈》谈起,引出中国最早对发音的研究是从宋朝开始的结论,并提出中国人最早对发音的研究是从对于声源和舌位的研究开始的。接着,孔教授重点跟大家讲解了有关“汉语声道发音模型”“唇形”“汉语唇形模型”“汉语电子腭位”“呼吸节奏与韵律”等语言学知识。
在讲解汉语声道发音模型的研究时,孔教授通过演示发音口腔模型的视频,生动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发音时口腔各个调音器官和部位的运动。随着科技的进步,从最初的x光录像声道处理形成语图研究发音,到现在的核磁共振数据处理建立立体模型,语言学习系统在不断地完善。孔教授认为,未来还能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建立更完整的语言学习系统。孔教授指出,人类的两大学习发音的系统是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我们在学习发音时不应单单只注意唇形。他举例说,在电影或者动画片中,如果人物模型的唇形与声音不匹配,听众将会听不清楚或是听觉出错。他还通过视频讲解了有关汉语嗓音发音模型的研究,这项研究通过声带振动的样本采集,来记录人的正常嗓音、假声、气泡音、气嗓音等嗓音的运动情况,对汉语嗓音发音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孔江平教授作学术报告
阎晋武书记主持学术报告
第二场学术报告的主讲人是唐贤清教授。唐贤清教授是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多项省级、国家级优秀人才项目的入选者;同时还担任湖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古汉语研究》副主编、《海外华文教育》编委等职;其语言学研究成就斐然,曾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共20项,在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唐贤清教授作了题为“区域语言学及其发展——以湘黔桂区域语言学研究为例”的学术讲座。他首先阐述了什么是“区域语言学”,什么是“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他从朱熹的生平说到佛经的翻译,从国外的印第安语说到国内的方言和民族语言,引经据典,深入浅出。
唐贤清教授以湘黔桂区域语言学的研究为例,讲述了一个语言区域所具有的特征:在地理位置上必须相邻;在一个语言区域内属于不同语系或同一语系中发生学关系较远;一个语言区域内不同语言之内的相似性区域特征的产生是基于语言接触而导致的语言结构的借用或扩散的结果。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一个语言区域的确立还需考虑“语言与语言系属的数量”“共享特征的数量及权重”“核心与外围”等相关参项。
唐教授认为,区域语言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因为区域语言打破了“单一语种”研究模式,构建了一个“跨区域”的语言研究方式。多方言、多语言的语言接触理论,不仅有助于揭示该语言区域特殊语法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还对该语言区域濒危语言的抢救和非遗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也指出,区域语言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其一是“区域语言”是个极难定义的概念;其二是“区域语言学”只关注相似性,但其差异性有时候更多;其三是区域语言的共享特征的研究价值不大。他认为区域语言学应该发展为区域类型学,语言研究不仅要坚持将区域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相结合,还要具备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视角。基于自己的研究经验,他提出做语言研究要注重有比较的语法调查和描写,要构建“区域语言语法研究”数据库。
唐贤清教授作学术报告
陈卫华副院长主持学术报告
两位教授的讲座结束后,安排了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中,在场听众的提问非常踊跃,孔教授和唐教授精彩的答问析疑也博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讲座圆满结束。(文字吴舒婷,图片崔笑,主审黄声波、陈山青)
观众提问
讲座现场